当前位置:

第三十四章 世界赞誉

叶依Ctrl+D 收藏本站

2003年,面对国际舆论给中国施加的压力,出于对国家、对民族强烈的责任感,仅仅作为一名医学专家、一个公民,钟南山在学术场合,向国际同行实事求是地介绍中国政府所做的工作和努力……而这一切,都是他自觉自愿的担当。

据统计,2003年3月31日至4月12日,西方四大媒体——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CNN,英国BBC广播电台,关于中国非典疫情的报道,有202条。其中,负面的有132条,占65%;公开指责的有46条,占23%;中性报道69条,占34%;正面报道只有1条。因而有学者认为: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反华浪潮。

在非典期间,钟南山一边投入一线的临床救治,一边来去匆匆地到许多国家和地区走访,争取一切机会,宣传中国对非典疫情的防治。他以广东防治非典的成功经验,以中国的实际情况,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其间,他应邀访问了澳大利亚、丹麦、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荷兰、瑞士、瑞典,还有中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

因为牵挂国内的疫情、牵挂广东,钟南山出行的时间都很短。比如去瑞士日内瓦和英国,他就只去一天,另外的时间都是在路上。

平时生活中,很多人会问起他,钟院士跑了世界上很多地方啊,某某地方现在怎么样啊。这可就难坏了他,因为他从来都是机场—会场—住地三点一线。如果当天离开,那更是两点一线:机场—会场。所以关于风景,他哪有心思顾及?如果问钟南山在那里是怎么发言的,都讲了什么,别人是怎么反馈的,那无论过多少年,他都一定是记忆犹新。因此,人们会感叹:他的记忆力怎么会这么好!

钟南山最早是去日本讲非典;真正在国外对非典问题进行学术讨论,是在美国。

他靠在沙发上,能这样休息一下,已经是难得了。他把声音放缓,他在悠悠地回忆。时值2008年岁尾,钟南山已是72岁高龄,但他的记忆从来都是那么清晰,像词典一样清晰可查。

在美国的会议,给他印象最深,深到一生无法忘记,那是003年5月在西雅图召开的美国胸科学会国际会议。

那一次美国给钟南山的临时邀请,紧迫到在开会前20天才发来。而钟南山绝不仅仅是去旁听,他要认真准备在这样全球性的学术会议上的发言。

20天以后就要开会了!他一定要面对全球、全人类关注的严峻疫情,但是,尚无半点儿准备。

“应该是来得及的。”他这样胸有成竹地为自己鼓劲。

钟南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当时的美国,已经有不少关于中国非典的“传说”。他想去告诉美国人,中国对非典是成功防治的。

在当时美国人的眼里,毫无疑问,他属于中国“疫区”的人,一定会对他限行。钟南山直接到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说明,是他们美国邀请他去开会的。2003年5月,是非典在美国刚刚出现的月份。他对一位美国领事说:“中国有一定的成熟的经验可以介绍,所以你们应该给我签证。”就这样,在全世界都严防非典的特殊时期,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破例给钟南山这位在救治一线接触非典病人的中国专家发放了签证。

钟南山还是担心自己会过不了美国的海关。

美国海关人员当时问他是不是从中国来的。他坦率地回答:“是的。”

那个蓝眼睛的美国人立刻来了兴趣:“你们那边对非典研究得怎么样了?”

“正在研究。我自己就是为这个事来美国的。噢……我没什么健康问题,我没有发烧。”

这位美国人微笑着,对他友好地挥了挥手……

美国人对钟南山很友好。友好是有感染力的。何况他一开口说话,很自然的,就能让人对他产生友好的态度。

到了西雅图,有两件事给钟南山很深的刺激。

第一件事是在开会之前,他和很多人一起等候在大厅。这时,他留意到一本杂志:《美国新闻世界》。钟南山顺手将这本杂志拿在手上翻阅。他很快就看到杂志里有这样一篇报道,标题是《非典是中国毁灭世界的武器》。这是一个长篇报道,其内容是讲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某某人,发现非典生物病毒……这篇文章还歪曲说:实际上,非典这个病毒是中国为了发展生物武器所搞的破坏,是用来摧毁世界的武器。

钟南山看到这里非常气愤,想不到美国的报刊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居然将中国丑化到如此程度!由于在2003年的中美外交上,双方关系出现一些不愉快,所以美国媒体就做了如此的跟风报道。

会场上,有2000多名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胸科医学专家。钟南山的发言是临时加到发言表上去的。

他此次发言的主题是:“非典在中国”。

会务组对整个会议的发言顺序和发言内容,早在一年前就定下来了。为了插进钟南山此次的发言,会务组在中午抽出了一个时间,给他安排了一个大的会议室来进行。

会议室可以容纳2000多人,钟南山开讲之后,很快就座无虚席。很多人仍然在往会场里走,人们没有座位就直接坐在了地板上,连通道上都坐满了人。

人越聚越多,实在是挤不下了。工作人员就不得不设了一个门岗,阻止再进来的人。

进不了会议室了,会议室外面仍然挤满了人。工作人员只好把进行电视直播的线路,从会议室所在的四楼拉到二楼。把二楼开辟出来之后,一楼的许多人也都能听得真切了。人们在用心聆听钟南山所讲的非典在中国出现的情况。

本来,钟南山就想把中国抗击非典的真实情况介绍给国际,以赢得世界对中国的尊重和理解。在看到那样一份杂志的内容之后,难以抑制的愤慨更是让他觉得,他必须讲清楚不可:非典在中国绝不像别有用心的人讲得那么恐怖!

“我们做了很多工作,现在的病死率很低。”钟南山流利的英语发言清晰、洪亮。

很多人站起来向他提问,问的都是一些他觉得容易回答的问题:“非典是怎么出现的?”“中国是怎么对待疫情的?”……

钟南山的发言,获得了到会的美国及很多国家和地区医学权威们的高度赞许。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一位官员,随即邀请钟南山,召开了一场关于非典的记者招待会。在记者招待会上,美国的记者提问,钟南山回答。他自信而又诙谐幽默的英语表达,让记者们感到拉近了相互间心灵的距离。他们对钟南山这个从“疫区”来的中国人,有了亲切感,而且不得不对这位中国专家刮目相看!

紧随其后,德新社、美联社等新闻机构对钟南山进行了专门的采访。钟南山的此次亮相被美国记者们报道了出来。

“那一次给我的印象、给我的感觉,是他们能听我们的,和以前相比,有了天大的不同。”钟南山不无感慨。以前像这样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中国的专家一般只有听会的份儿,从来都是中国专家对洋人洗耳恭听。现在,终于是洋人听中国人的了!

那次参加会议的有60多个中国留学生,是从美国各个州来的。他们知道钟南山要作关于非典问题的报告,就都来参加。报告结束后,他们都没有走,一直陪着钟南山聊到很晚。他们觉得很自豪,也非常的开心:“中国有了让美国人刮目相看的研究成果!”

钟南山此次发言,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这些自抗击非典以来所积累的翔实的宝贵经验和资料,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谈到他的说服能力,钟南山是这样给自己作评价的:“一般我讲话,不会有什么官腔,比较有人情味儿,所以人家就很容易接近我。现在有些场合,他们都很喜欢我来主持会议。但说实在的,那个时候,在2003年,我总是出现在媒体上。”他说:“媒体好厉害,我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媒体总是问钟南山一些有关非典疫情的问题。他说,他要回答得体,又不违反原则,这给了他很大的锻炼机会。幸好,他喜欢迎接挑战,“所以后来慢慢就习惯了,就过来了”。

他说的“就过来了”,是指那一时段应对密集的媒体,包括中国的以及国际的,尤其是在世界上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也真的着实让他用了大量的精力。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