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三节:来自大洋彼岸的捷报

碧云峰Ctrl+D 收藏本站

今天是周末,清晨的阳光烈而不毒,晒在身上也不是那么炽热,是个出行的好日子。早已习惯半军事化管理的杨文海根本没有寻常青年睡懒觉的习惯。
早早的就在自己的庭院里练功。洗漱后一身休闲装到街上去了,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买报纸好尽可能多的了解国内的情况。
美国的周末是很悠闲的,美国的思想和社会风气也远比国内开放和大胆。时尚的青年男的穿着牛仔裤短袖,女的穿着超短裙,约会的约会、逛街的逛街、喝咖啡的喝咖啡。可以说在这里根本感受不到什么战争。
杨文海走在大街上买来近几期的《纽约时报》来到一家相对安静的咖啡馆坐下。杨文海喝了一口咖啡,点燃一支香烟,一缕烟气欣然吐出。眼睛正一目十行的看着报纸,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突然一个标题大大的黑色字体映入眼帘,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亚洲战场之震惊世界的8.14”。
报纸中的一段文字让杨文海最为兴奋暨“日本国宣称他们三菱公司生产的九六式轰炸机能在3小时内淌平支那空军。”
“然就在昨天,不可一世的九六式被中国空军打成了飞行靶子。经过三十分钟的激烈空战,以日军被击落6架,中国空军无一损失结束。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空军所驾驶的是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寇蒂斯公司生产的FIIC—3型驱逐机。这也证明了凡是美国制造的武器就一定能打败日本制造的武器。”
杨文海看到这里的时候,眼泪不住的流下。双手缓缓的放下手中的报纸,擦去眼泪。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大声喊道:“一血前耻啊!一血前耻。中国空军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那声音很大,杨文海放下报纸后是一下就站起来大喊的。根本没有想到对周围人的影响。四周本来安静喝着咖啡的人被吓了一大跳。纷纷望向这个莫名其妙的年轻人。
杨文海看着所有的人都异样的看着他,这才反应过来是被人当了神经病。而且自己因为太激动,刚才大声喊的是中文并不是英文。周围的人并不知道他说的什么,所以感到莫名其妙。
杨文海平复心情,付账后拿着报纸迅速离开了咖啡店。在街上飞快的奔跑,只想快点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中的父亲和家人。
是啊!自“9.18事变”以来,国人心理上有巨大的创伤,是需要一个重大的胜利来弥补这创伤。
自“8.13事变”开始(史称第二次上海事变),日军开展了全面侵华战争。淞沪地区变成了中**队抗击日寇的汪洋大海。
1937年8月9日,日军又玩起了“7.7事变”的老把戏。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率士兵,驾军用汽车强行冲击中国虹桥军用机场,被机场卫兵击毙。
事件发生后,上海当局当即与日方交涉,要求以外交方式解决。但日军无理要求中**队撤离上海、拆除军事设施,同时,向上海增派军队。
8月13日,日军便以租界和停泊在黄埔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守军开枪挑畔,并在坦克掩护下沿宝山路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之后便顺理成章的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上海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暨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抗战。
据史料记载:1937年8月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同时,军事委员会以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张治中任总司令,辖3个师1个旅及上海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等部,担负反击虹口及杨树浦之敌任务;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张发奎任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打击浦东之敌。
此日,也是中国空军的一次重大成就的一天。
据空军某部史料记载:1937年8月14日凌晨,正值1号台风过境华东沿海。前一天下午,中国空军发布对日作战第一号令,急调驻河南信阳、周家口和许昌的第二、第四和第九飞行大队至安徽广德、浙江笕桥和曹娥机场,参加淞沪会战。
8月14日早晨7时,由笕桥航校飞行教官组成的中国空军暂编大队35中队成为最早出现在上海上空的中国战机。空军当局采用了陈纳德将军的建议,陈纳德认为日军必定会在公大纱厂建立陆上机场。故这支突击队从杭州笕桥起飞,袭击了设在上海日商公大纱厂内的日军军械库。
当日,日军对笕桥机场进行大规模报复。
下午2时50分,日军精锐木更津航空队和鹿屋航空队从台北出发,18架三菱公司生产96式轰炸机分两批往杭州上空飞来,目标直指笕桥机场。
几乎同时,高志航的第四驱逐机大队从河南周家口机场飞来。前一晚,在南京领命的高志航电告第四大队:“全大队于14日飞抵笕桥,我的座机一并到达。”
8月14日的杭州,正处于台风眼中,天空雷雨交加,四大队的“霍克3”驱逐机机群在气流中颠簸,迎着呼啸的风雨前行。
从南京赶回杭州笕桥的高志航浑身**地站在机场跑道上,紧盯着天空,防空哨所刚刚打来电话,9架敌机正经曹娥江飞向笕桥。
雨云里钻出一个黑点,两个、三个,是霍克机!飞机盘旋在机场上空,领头的中队长李桂丹已对着跑道俯冲下来,跑道上掀起一片水浪。
高志航对着飞机挥手大叫:“停止关车,立刻拉高,抢占高度!停止关车,立刻拉高,抢占高度!”李桂丹看到大队长焦急的神色,便领会了高大队的意思。马上一拉操纵杆,轻巧的霍克机一昂头,又冲上了天空。
编队的飞机见状,也立刻一架一架重新上天。高志航长舒一口气,转头见自己的座机已加满油,立刻跳进机舱,昂首上天。四大队辗转千里,未及加油加弹,便投入了空战。
高志航驾驶霍克-Ⅲ型驱逐机起飞后,先爬高至云上,未见敌机,即下降至云下,发现96式飞机1架,迅速逼近目标,连续两次射击,首开记录,日机中弹坠毁。
随后又发现3架日机,便抓住机会迅速占位瞄准攻击,又击落日机1架。与此同时,第21中队中队长李桂丹等人也发现2架日机,经连续攻击,击落、击伤各1架。
在空战中,日机为躲避中国驱逐机的攻击,时而钻进云中,时而降至云层下,由于中国飞行员英勇顽强,紧追不舍,经约30分钟激烈战斗,击落和重创日机3架。
受伤的1架日机在返航中坠毁。中国空军在空战中无一伤亡,但有两架战斗机在起飞时油罄熄火,即刘树藩的2105号机和金安一的2106号机。
刘树藩在野外迫降时飞机触及树端,头部受伤,在送到杭州广济医院十五分钟后,因流血过多而牺牲,成为空军抗战牺牲第一人;金安一比较幸运,飞机轻微受损,本人则受轻伤,并无大碍。
“八?一四空战”,日本方面承认有两架飞机被击落(即“行方不明”),中国方面在半山附近及钱塘江口分别发现飞机残骸。
此外,在受伤返航的日机中,一架迫降于基隆以北的海面沉没。而中国空军除了航校教官钱国勋受轻伤外。由于日军也是第一次,命中率不高,只是被炸掉了一些报废材料,和一辆加油车起火爆炸,损失极小。
当天的空战持续了30分钟,杭州的老百姓几乎都视防空警报不存在。纷纷上街观看这神秘而激烈的空战。(这也反应了当时我国的防空水平不足、人民防空意识不够、国防动员力度不足)真正的战果是4:0,当时的国民政府出于某种原因对外宣称6:0。
就在空战结束后两个小时,杭州报纸就出了号外。杭州沸腾了,中国沸腾了,世界沸腾了。次日清晨美国《纽约时报》也刊登了这一消息,我远在大洋对岸的华人也为此而骄傲,其中就包括了励志学飞归国参战的杨文海。
当然,当时杨文海知道得并没有如此详细,这些详细的经过都出自后世的史料记载。
日军无法相信自己的失败,特别是日本海军航空兵都是法西斯狂热。从来不把中国空军放在眼里。他们无法接受一贯强悍的九六式会败在中国东拼西凑的飞机上。
失败的耻辱,以及强烈的报复**充斥着他们罪恶的双眼。于次日清晨航母舰载飞机从“加贺号”航空母舰起飞对杭州和上海展开报复性打击。
在接下来的“8.15”“8.16”“8.17”三天的空中激战中。日机被击落12架,96式轰炸机被击伤的仅15日一天就超过10架。3天后,日军两个航空队被迫停止攻击,鹿屋航空队司令石井义大佐剖腹谢罪。
空战后,高志航晋升为空军驱逐机上校司令,第四航空大队更名为“志航大队”,蒋委员长亲自点名嘉奖,并且将自己的座驾天窗号,奖给了高志航。8月14日被定为每年的中国空军节。这也是抗战初期中国空军最可歌可泣的一页。
而今,敌机的残骸已经无处可寻,但当年坐落在笕桥的航空学校旧址保存完好。当年参战的老兵健在的仅有两位,已远渡重洋。如今的笕桥空战原址,驻扎着新中国领导的人民空军,他们传承了“笕桥精神”,在这里继续履行着护卫我中华“领空之完整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圣职责。

  • 背景:                 
  • 字号:   默认